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9章 打络子

“看样式,复杂些的价钱高,简单些的价钱便宜。”

老板来到展示架旁边,指着样式简单的。

“一文钱三个,是最简单的,会打络子的人,都会这种样式。”

“你不太会,先拿这款样式回去做,等你学会别得样式,再从我这拿回去做。”

季温禾点了点头。

老板又接着说道:“很多人在我们家拿络子回去打,市面上见到的络子,我家都有。”

“我多给你一些线,回去打好了新的样式,拿来给我瞧瞧,若你手艺好,我会多给你些线拿回去打。”

她走到柜台后面,挑了两捆红色分装好的线。

“两捆能做五十四个,不过你得先押十文在我这里,等你交货时,我再把十文钱给你,且以后你在我这里拿货也不用再交押钱。”

季温禾看向身后的沈榕山,只见他从荷包里拿出十文钱放在柜台上,又将两捆线放进篮子里。

如此,打络子的活计算是接下了。

准备离开时望向旁边的成品络子,问道:“老板,你家络子都是用哪些线做的?”

“亚麻线,丝线,棉线,丝线做得最多,这丝线金贵,若不是老熟客,我也不敢轻易给人做。”

农家人,有些个一辈子也没穿过用丝线做得衣服。

言下之意,她拿不到丝线打络子,老板怕她私吞,换位思考下也能理解。

季温禾又问:“用丝线手工费是不是很高?”

老板点头:“那是自然,得是老熟手,做出来的成品才精致。”

丝线比麻线和棉线细,瞧着成品就知道很费事,但做出来的感官上,还是丝线最好看。

低头沉思了一会儿,问道:“老板,你们家单卖线吗,比如我想买几款不同颜色的亚麻线,价钱是多少?”

“一斤三十文,没有染过色的便宜些,二十五文。”

沈元山兄弟俩搓得麻线是十三文一斤,他说这个价钱还是被压过的。

季温禾点了点头,客气的道谢:“多谢老板,那我什么时候来交货?”

老板笑着回:“你做好便可以送过来。”

用丝线打络子,她才会给人设置期限,要求多长时日做完送来。

“好,老板您忙,我们先走了。”

“哎,慢走啊。”

出了锦绣坊,季温禾问着身边人:“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